金陵大學校史散記之二:金陵大學華言學堂遺址

金陵大學校史散記之二:金陵大學華言學堂遺址

收集了解來華傳教士資料的過程中,起初我最大的感慨是對傳教士以前在中國所做的事了解太少,許多資料和圖片常讓我感到吃驚和意外。後來隨著收集資料的增加,開始意識到我不僅對傳教士在中國所做的事知識十分貧乏,就是對傳教士對我父輩、對我自己曾經生活地方的周圍環境的影響,我也是極度的無知。這在帶給我意外的同時,著實也讓我驚訝不已。

在“傳教士與岳陽湖濱書院之二:父親的秘密”一文中,我寫了收集到的傳教士資料讓我在父親過世四十多年之後,意外發現了父親一輩子因政治原因而守口如瓶的他曾就讀中學的學校——美國歸正教會在岳陽黃沙灣辦的岳州湖濱書院。本文要說的金陵大學華言學堂同我父親沒有關係,而是當我七年留心終於弄明白它所在的地點時,發現它居然就在我1988年留在南京大學工作後住的地方,在長達三年的時間裡,我每天進出都走在那一片土地上。

事情的起因是2015年美國新澤西州一位商人出售的圖1所示的大樓照片。銷售商說那大樓是金陵大學(University of Nanking)的華言學堂大樓(Language School)。金陵大學的校園就是現在的南京大學鼓樓校區,我在那裡讀碩士、博士、留校工作,前後九年,在校園裡我從來沒有見到過有這樣一棟樓。


圖1、我在南京大學從來沒見過的、銷售商說是金陵大學華言學堂的大樓。 Ref.# 20151028-1a。

我向銷售商提出了我的疑問。他回复我說這樓是屬於金陵大學肯定無疑。他說他出售的這些資料是來自一位律師,但資料的原始主人是傳教士欽嘉樂牧師和他太太(Rev. & Mrs. Charles S. Keen)。他說欽牧師從1914年到1923年因傷寒英年早逝以前是金陵大學華言學堂的主任。他太太是1927年動亂時才離開中國。

我在網上查閱到1919年出版的中英文的在華基督教新教傳教機構和傳教士年鑑[1]。其中的英文說欽嘉樂是金陵大學傳教士培訓系(University of Nanking,Department of Missionary Training )的系主任,中文是金陵大學華言科,欽嘉樂的中文名我也是從這裡查到的。自清末以來,來中國南方的傳教士多是先到南京接受中文學習,看來就是在這個中文叫華言科(系),後來叫華言學堂(學院),英文叫傳教士培訓系的地方,這是那許多傳教士在中國的第一站。銷售商說他先前已經出售的文字資料說,1927年有些樓被戰火毀壞嚴重,是不是這樓已經被毀?

於是,我開始了搜尋有關金陵大學建築的資料。金陵大學的建築具有民國教會學校建築的獨特中西結合的典型風格,因此,現在對它研究的學術性文章也有好些篇,如參考文獻[2、3、4]。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也有一個金陵大學舊址建築的條目[5],南京大學的網站上也有對金陵大學建築的一些介紹,甚至還有學生以它為題材寫學位論文[6]。但是,所有這些文字中都沒有說金陵大學曾有一棟這麼漂亮的華言學堂大樓。

“Language School”也可以翻譯為語言學校,它會不會是一個不在金陵大學校園內的獨立學校?或者是附屬於金陵大學但位於南京城內的其他地方呢?我的師兄謝志仁教授那時仍住在南京,對南京城比我更熟悉,金陵大學的歷史檔案資料據說也是被南京大學接管了。但我們的搜尋仍是毫無結果,在隨後的幾年內這一直是我心中的疑問。

直到2021年底,美國明尼蘇達州的一位銷售商出售一批傳教士周以德(Walter Judd)的遺物。他是1925-1926年在金陵大學華言學堂學中文。他的遺物中有一張照片讓我眼前一亮,驚喜異常。如圖2所示,那是周以德在中文門牌寫著“陶園-金陵大學華言學堂”的大門前的留影,照片背面周以德用英文註明是金陵大學華言學堂(Language School)。


圖2、1925年傳教士周以德在金陵大學華言學堂大門前。大門上的中文門牌顯示當時的華言學堂位於陶園。

金陵大學的華言學堂是在今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南園內被稱為陶園的那片地方?我1988-1991年在南京大學留校工作時住的宿舍樓就是在陶園啊!陶園內現在是有一棟老樓,叫陶園南樓,如圖3。而我留校工作後就是住在陶園南樓旁邊的十五舍(圖4)。


圖3、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南園的陶園內現存的唯一老樓——陶園南樓。照片來自網絡。


圖4、陶園南樓西南邊的十五舍就是我1988-1991留在南京大學工作時住的宿舍樓。地圖來源於南京大學網站。

周以德傳教士的遺物中有一張陶園內的照片中有兩棟樓,如圖5。他在照片的背面註明是1925年,左邊的樓叫Meigs Hall,右邊更大的樓是上課用的教室樓。對比右邊的教室樓與圖3中的陶園南樓,不難看出兩者外表一模一樣,它應該就是陶園南樓。


圖5、周以德傳教士遺物中有一張1925年的顯示有陶園內兩棟大樓的照片。右邊那棟當時的教室樓應該就是現今的陶園南樓。

陶園南樓現在是南京市的文物保護單位,南京市政府釘在那樓的外牆上的文物保護單位牌子上說那樓是1933年才修建的,如圖6。但周以德傳教士註明圖5照片是攝於1925年,陶園南樓應該在1925年以前就已經存在。


圖6、南京市政府釘在南京大學陶園南樓牆上的文物保護牌子。牌子上說陶園南樓是1933年才修建的,但周以德傳教士在照片上的文字說明表明該樓應該在1925年以前就已經存在。

周以德說Meigs Hall當時是女傳教士學生的宿舍樓。 Meigs是紀念我在金陵大學校史散記之一一文中寫的美在中(Frank Eugene Meigs)傳教士。他是金陵大學和鼓樓醫院的創始人之一,也是華言學堂的創始人和第一任主任。他是金陵大學的最早前身基督書院的創辦人,1910年宏育書院與匯文書院合併成立金陵大學時,他是宏育書院的校長。但合併後他沒有擔任校領導職務,而是集中精力於他一直渴望創辦的培訓傳教士中文的華言學堂上。他是1915年因病過世的。我這裡就按英文稱那棟樓為美在中樓,這可能也是這棟樓當時的中文名稱。從圖5判斷,美在中樓位於陶園南樓的西北方,在現在的16舍更北。陶園北邊1998年是拆掉過一棟老樓,叫陶園北樓,如圖7。


圖7、南京大學陶園內1998年被拆了的陶園北樓。照片來自網絡。

圖5中的美在中樓不清晰,我找出我今年收集的另一張被註明是美在中樓(Meigs Hall)的老照片,如圖8。對比圖8的美在中樓和圖7的陶園北樓,兩者的外表一模一樣。由此判斷,1920年代的美在中樓應該就是南京大學1998年拆除的陶園北樓。


圖8、1920年代的金陵大學陶園內的美在中樓。從外表判斷它應該就是南京大學1998年拆除的陶園北樓。當時大樓的名稱是紀念金陵大學創始人之一的美在中傳教士。 Ref#:20221018-2

知道了美在中樓的位置我就知道圖1中那棟華言學堂大樓的位置了!因為2015年收集的欽嘉樂傳教士的遺物中有另一張照片,如圖9,它顯示了華言學堂大樓和另一棟樓,而那另一棟樓從外表判斷,應該就是美在中樓(陶園北樓)。因此,華言學堂的那棟漂亮大樓(主樓)曾經就是位於美在中樓(陶園北樓)的西南側!


圖9、欽嘉樂傳教士遺物中的另一張照片,顯示了華言學堂主樓和另一棟應該是陶园北楼(美在中楼)的大樓。华言学堂主楼是位於陶園北樓的西南側。 Ref#:20151021-1a

至此,可以得出這樣三點結論:1)金陵大學華言學堂(學院)是位於今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南園內的陶園。 2)現能確定的華言學堂的三棟大樓,分別是東邊的陶園南樓,北邊的陶園北樓,和西邊的華言學堂大樓(主樓)。這三棟樓相圍的中間當時是花園和網球等球場,後來可能是在1950-60年代被加建了16舍和我住過的15舍。3)陶園北樓已於1998年被拆除,在那地址上新建了叫陶園一舍的新樓。

華言學堂大樓和美在中樓修建於哪一年?圖8的銷售商說那張照片是攝於1910年代,網上也有沒註明依據來源的文章說是建於1917年,而我目前能確定最早年份的照片是圖9。華言學堂的傳教士學生們曾出版過一份雜誌The Linguist(“語言學家”),1920-1921年班的學生在1921年出版的該雜誌上刊登了圖9的照片[7]。那時欽嘉樂傳教士仍健在,作為學堂的主任,該期雜誌的很多文字都出自他之手,图9照片作為原件也在他的遺物中。因此,可以肯定的是,華言學堂主樓和陶園北樓在1921年以前就已经修建。

我已有專文介紹過華言學堂創辦人和第一任主任美在中傳教士。剛好我手邊也收集有第二任欽嘉樂和最後一任主任Samuel的照片,各挑一張附在這裡。 欽嘉樂1914年接替病中的美在中擔任華言學堂主任。欽嘉樂病逝後華言學堂成立“紀念欽嘉樂與中國相關書籍收藏”(Keen Memorial Collection of Books Relating to China)執委會,募集資金收集相關圖書。瀏覽1926年初出版的收藏圖書目錄,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815-23年馬禮遜編寫的漢英和英漢詞典全部六卷。那是中國最早的漢英和英漢詞典,十分的珍貴,但願現仍保存在南京大學圖書館。除了少數珍貴書籍外,圖書可以供校內和校外人士借閱。


圖10、傳教士欽嘉樂1914年9月同太太及兒子在從舊金山回中國的船上。 1914-1923年他是華言學堂的主任。照片來自欽嘉樂的遺物。 Ref.#20151015-2a。

1923年欽嘉樂病逝後,傳教士Samuel John Mills接替主任。Samuel 出生在中國,肯定有中文名字,但我還沒有查到。他的父母也是在華傳教士,母親是1887年在煙台創辦了中國最早的聾啞學校“中國煙臺啟喑學校”、被中國政府稱為“中國聾啞教育的先驅”的梅耐德傳教士。據百度百科,那學校今天仍在,叫煙台市聾啞中心學校。而父親則是把花生介紹到中國、被稱為中國現代花生之父的梅理士傳教士。Samuel的照片源自傳教士周以德的收藏,周以德在那裡學習中文時,Samuel是主任。他在這張照片背面用英文注有:“華言學堂主任,Sam Mills, 南京。出生在中國。父母是長老會在山東的傳教士。他們把花生種植介紹到中國。(花生)已經深受全國喜愛並成為一個食品工業行業“。


圖11、傳教士Samuel Mills。 1924-1927?年任華言學堂主任。出生在中國。母親是中國最早的聾啞學校創辦人梅耐德傳教士,父親是將花生種植引入中國、被稱為現代中國花生之父的梅理士傳教士。照片源自傳教士周以德的收藏,可能是攝於1925或1926年周以德在華言學堂學習的時候。 Ref.#:20220927-1。

除了上述三棟大樓外,華言學堂當時還有沒有其他大樓?可能還有。 1925年周以德傳教士在那裡學中文時,男傳教士學生住在那棟樓?我還不知道。我查閱到的中文唯一提及過金陵大學有建築物毀於1927年北伐軍的是百度百科的金陵大學辭條,說一共有五棟大樓被毀。英文參考文獻[8]引用當時的華盛頓郵報報導,說當時在南京城北伐軍共燒毀了九棟外國人的樓和四棟中國基督徒住的樓,其中包括欽嘉樂太太和Samuel一家各自的住宅樓。

在金陵大學校史散記之三我將會寫1927年遇害的金陵大学主要創始人副校长文怀恩传教士,他遇害時就是去查看一棟被士兵搶劫的傳教士宿舍樓。文懷恩被殺、一些建築被搶被毀、大量傳教士被迫離開中國,從此之后,陶園再也未能恢復其傳教士中文培訓中心的地位。 1930年代的陶園已經改為“金陵大學農業專修科”[8],現在南京大學介紹陶園的歷史就是從這時開始。這可能也是南京市文物保護牌上誤認為陶園南樓是修建於1933年的原因。但我們不應忘記陶園1927年以前的歷史,那裡曾經是無數因著神的愛而帶著現代教育、醫學、慈善和科技知識来到中国的传教士们的第一站,他們在那裡学习中國語言和文化,準備著奔赴中國南方的各個地方。

Ref.#20151028-1a, 20221018-2, 20151021-1a,20151015-2a,20220927-1。
作者:方金琪(信望愛小屋), 2022年11月17日。作者保留所有文章及圖片版權。轉載請與作者聯繫,微信ID: a1961fang

參考文獻從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