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北京协和医学院创立时的明信片和一个传教士家族

一张北京协和医学院创立时的明信片和一个传教士家族



图一、一张1906年5月10日邮寄的明信片。

图一是一张1906年5月10日北京寄往通州的邮资明信片。明信片背面的文字翻译是:

伦敦传道会,北京,1906年5月10日
Biggin先生友善地提议就印刷我们医学院简介的事同您会面。简介将是一半英文、一半中文的小册子。Biggin先生现在已经在着手准备。您可以给我寄一个样品和要印刷1000本的估价吗?您真挚的皮尔。

明信片正面的是收信人地址:通州(今通县)美国传道会H S Palt牧师收。

1906年北京的”Medical College“(医学院),只有北京协和医学堂。今天的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是中国著名的医学院,但网上中文资料甚至对该校是创办于哪一年也有显著的争议。今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的网站介绍和互动百科的“北京协和医学院”词条均说是1917年由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办的。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的“北京协和医学院”词条尽管也说是1917年建立,但又说它的前身是1906年英国伦敦会与英美其他五个教会联合开办的协和医学堂,Union就是联合之意,被雅致地译成了中文“协和”。

英文资讯则均认为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北京协和医学院)是1906年创办的。是在义和团将以前的医院和学校毁坏以后,1906年由英国伦敦传道会联合美国长老会、美国公理会国外布道会、美以美会、伦敦医学传教会和英格兰传教会联合重新创办的。伦敦会医学传教士Thomas Cochrane(中文被译为科克伦或科龄,1866–1953)是主要负责人,因此,英文资料在介绍他的生平时,都会提到他1906年带领创立了北京协和医学院,认为是他一生最大的贡献之一[如1、2、3]。而且,由于他曾医好过李莲英和慈禧的丫鬟的疾病,深得慈禧的信任,创办该校时,慈禧还赏赐了一万两银,并派官员和两位亲王参加了1906年2月13日那天的开办典礼。因此,该医学院也被认为是第一个被中国政府承认并给予了赞助的医学堂[4]。当时的建筑和设施花费是62,660两银,中方包括慈禧的赞助,共出资了22,477.70两银[5]。随着英文《协和医学堂》一书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中文对1917年以前的协和医学堂的历史现已有越来越多的了解[6]。

那么,为什么今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等的校史介绍中认为是1917年才建校呢?参考文献[4]认为这种看法是始于1987年中国文史出版社的《话说老协和》。该书认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是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及其下设的中华医学基金会创办的,1917年至1949年是“老协和”,解放以后是新中国了,就是“新协和”。

现在随着对1917年以前该校历史的了解增加,于是大家便把1906-1916年的该校称为“旧协和”,以与1917-1949年的“老协和”相区别。但中文资料仍多把“旧协和”排除在协和医学院的校史之外。基于以下几点理由,我认为“旧协和”与“老协和”的历史是相通相连的,都是今天的“新协和”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历史的一部分。没有任何删除“旧协和”为该校历史一部分的理由。

首先,尽管1915年(并不是1917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决定资助该校后,并成立了新的机构China Medical Board(即上述的中华医学基金会)接管该校,但与之前的管理机构是跨传道会的基督教新教医学传教士组成类似,新的管理机构仍是以基督教新教医学传教士为主,管理理念与办学目标没有根本的改变。

第二,学校校名的中文,1912年以前叫北京协和医学堂,1912年改为北京协和医学校,1917年后改为北京协和医学院。英文校名尽管曾一度提议叫Lockhart College[5],但多数资料中一直称其为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5、7],1917年以后也一直沿用该名称,没有改变。

第三,部分中文资料认为洛克菲勒基金会是出资收购了协和医学堂,但英文资料是“转交(hand over )”给了新的管理机构,没有任何出售的记录[2、3]。教会和原管理机构不是要脱手卖掉“旧协和”,而是希望借助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金注入而使它发展壮大。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新的管理机构并没有关闭“旧协和”学校或解散“旧协和”的师生,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展加强。如我们下面将要讨论的图一明信片中的寄信主人,从1911年到1928年就一直是协和医学院的教授。

上述理由都说明洛克菲勒基金会开始资助后的“老协和”,仍是之前的“旧协和”的发展和没有间断的延续,它们之间的关系甚至远比后来“老协和”与1949年后的“新协和”的关系更为密切,没有任何理由认为“旧协和”不是协和学校历史的一部分。

还是回到这张明信片上来。写卡人的署名只有姓“皮尔(Peill)”。查阅伦敦传道会当时在中国北方的姓Peill的医学传教士,最著名的是潘尔德Arthur Davies Peill (1874- Oct. 25, 1906)。他是苏格兰人,父亲曾是在马达加斯加的传教士。他1896年到中国。根据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文史馆藏的潘尔德提交的报告,他最初几年是在冀州(Chichou)行医和传福音[8]。 1899年被派往沧州。1903年创办了沧州博施医院(今河北沧州中心医院),并担任首任院长。1906年10月他在吉林帮助另一位传教士进行一所医院建设选址时感染伤寒过世,年仅32岁[10]。

1909年伦敦会为了纪念潘尔德,在河北盐山(Yenshan)县建立的医院便以他的名字命名,中文叫道生施医院(由此判断“道生”可能是他中文名字中的字)[9]。1908年他父亲还把他在沧州时写的书信和日记等汇集成了《The Beloved Physician of Tsang Chou》(沧州好医生)一书在英国出版了。但是,潘尔德只创办过医院,尽管有证据表明沧州医院也曾培养过学生和医院助手,但他没有创办过医科学校,明信片中的字迹也与伦敦大学收藏的被认为是潘尔德的笔迹[11]不同。因此,他应该不是明信片中的Peill。


图二、皮尔家族的大哥潘尔德和太太。他1896年22岁来中国,创办了沧州博施医院(今沧州中心医院)。1906年在吉林为另一所医院创办选址时感染伤寒过世。


图三、1905年潘尔德同沧州博施医院的员工在一起。1906年10月他就英年早逝,年仅32岁。图片来自网络。

进一步的资料查考发现潘尔德曾有兄弟四人是在中国的传教士。除最小的弟弟是教育传教士,主要在上海事奉外,另外还有两个弟弟也是医学传教士,均在华北。

潘尔德的三弟是潘尔道医生(Sidney George Peill,1878-1960),小潘尔德三岁。有关他在中国的资讯我们所知仍不多。据[12]可以确定他是1905年同太太一起启程来沧州,协助哥哥潘尔德在博施医院的工作。哥哥去世后他接任院长管理该医院。在这之前他是否已来过中国,是否这次只是他中途休假以后返回?一些中国资料认为义和团之乱前后,他也同潘尔德一起在中国。但我尚未查到他1905年前已经在中国的英文确切证据。直到1920年代他仍在沧州施医院工作,但后来具体的回国时间我也还没有查到确证。他的一生主要工作在医院,没有证据显示他曾带领创办了医科学校。


图四、皮尔家族在中国四兄弟中的老三和老四两家,约1915年在天津。老三潘尔道医生也是医学传教士,大哥死后他接替负责沧州博施医院。老四Robert(潘尔济?)是教育传教士,事奉在上海。照片来自网络。

潘尔德的二弟叫ERNEST J. PEILL,只比潘尔德小一岁多,是1901年作为医学传教士来到中国[13]。据参考文献[14],他的中文名字叫潘尔生。潘尔生很可能在十九世纪末就曾随哥哥来到过河北,后来才返回英国根据需要学习手术专业[13]。1901年来到中国后,他先是负责Siao Chang Hospital(晓庄医院?),从1911年起担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手术学教授,直到1928年因健康原因退休。被认为对提高协和医学院的手术学水平贡献杰出[13]。期间,只是在一战期间他曾被派往法国负责给中国劳工看病,并曾在法国的中国总医院负责手术部门的工作。

潘尔生在1911年以前同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关系,我没有查到直接的文字说明。但以下几个间接资料显示1906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成立时他不仅在北京,而且可能在该校的创立中起着重要的具体作用。第一个资料是他曾就读的英国的传教士子弟学校1906年4月月刊中的旧校友动态栏中说,潘尔生被任命为伦敦传道会在北京的医学传道部门的负责人[15]。因为伦敦会在六个联合创办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传道机构中起着领头作用,潘尔生被任命负责伦敦传道会的北京医学传道部,就自然会在该医学堂创办中担当相当重要的作用。

第二个资料是潘尔生曾在1906年的《中国医学传教士杂志》(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Journal)第一期上发表过一篇题为“北京的新协和医学堂”的文章,详细介绍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建立[16]。由此也证明了他对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建立过程十分了解掌握。

基于以上两个资料判断,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创立过程中,伦敦传道会的科龄作为长者,起着指导作用,尤其是在各传道会之间的协调及与中国政府关系的协调中起着主要作用,但在具体事物的安排领导中,可能主要是由潘尔生负责。上面明信片中的“Peill”应该就是潘尔生。

将传教士的英文名字和中文名字准确对上,有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潘尔德他们前后有四兄弟在中国,实际上后来还有至少两位他们的晚辈在中国事奉,这使得把他们的中英文名字对上更需要耐心细致的查考。参考文献[17]说1933年的《沧县志》中关于沧州宗教基督教篇记载说,“1901年,义和团运动平息后,英国牧师牧大为,医生潘尔德、潘尔济、潘道生三兄弟等外国人又来到中国沧州,面对被烧毁的医院,决定重新修缮。”如上所述,潘道生应该就是潘尔德,是同一个人,这点比较确定,县志中的记载有误。那潘尔济是谁呢?1901年时,潘尔德的三弟潘尔道可能还未来到中国,只有二弟ERNEST同他在中国。但我上面引用的参考文献[14]说ERNEST的中文名字叫潘尔生。1901年应该是潘尔德和潘尔生兄弟俩在中国。那么,潘尔济是谁呢?会不会是更晚来到中国、在上海做教育传教士的四弟Robert Edward Peill(1885-1930)叫潘尔济,1933年编的县志有错误?因为中文资料常没有注明资料来源,很难知道依据是什么,这还需要将来的进一步考证确定。

1928年潘尔生退休回国后因病不能再从事手术工作,但仍做一些指导性工作,1944年在爱丁堡因交通意外过世[13]。在他们四兄弟的下一代中,至少有两位成年后也曾在中国事奉[18]。其中一位是潘尔生的儿子Arthur Ernest PEILL(1915-1955)。其名字中的Arthur显然是纪念32岁死于吉林的伯伯。他1937-1941年曾作为传教士在广州近郊参与中国基督徒乡村乡村重建事奉。在日本军抵达广东时,曾帮助把受伤的中国民众送往在广州郊区的临时医院,后来则负责看顾在孙中山纪念学校收留的一千多中国难民。当面对日本军的包围时,曾挺身而出保护了难民免遭杀戳和逮捕[18]。


图五、我努力想查找到皮尔家族在中国四兄弟中的老二、也就是图一明信片的书写人和北京协和医学校创办时的具体办事人潘尔生的照片。没有查到。但查到了潘尔生儿子的照片。他儿子1937-1941年也是在中国的传教士,曾面对日本军保护过上千中国难民。照片来自网络。

综上所述,今天的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是创办于1906年,而不是1917年。在学校的创办过程中有一位当年31岁的年轻传教士潘尔生医生,他是伦敦传道会在北京的医学传道部的负责人,因此也是当时医学校创办的主要联系人。也是在1906年,潘尔生的创办了今河北沧州中心医院的哥哥、传教士潘尔德医生,英年早逝于在吉林为医院建立选址的途中,他的弟弟传教士潘尔道医生接替哥哥负责在沧州的医院。他们的后代也有至少两位在中国的传教士。潘尔生的儿子在抗日战争中仍事奉在救护中国难民的医院中。

一张明信片背后有着这么多的故事,感谢那些因神的爱而克服重重困难,去异国他乡的人,为神为爱做了美好的见证。

REF#: 20190313-1

作者:方金琪(信望爱小屋), 2019年8月10日。加拿大中文医疗保险资讯网 http://www.healthChinese.ca作者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作者和转自www.healthChinese.ca,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文章进行任何删改。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作者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