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乡随俗:学会问好

入乡随俗:学会问好

在国内时,政府号召两个文明一起抓,并将每年三月定为文明礼貌月,希望大家学会说:“您好”、“对不起”、“谢谢”、“早晨(下午、晚上)好”等问候语。象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我也曾以为那只是政府为了强化思想控制的变通办法,一笑置之。到英国后才发现这些字眼在英国人的口头说得如此经常,几乎成了口头禅。不仅接待人员对客人,服务人员对顾客必说;不仅有原由(如别人帮了自己的忙或自己做了不对的事)时应该说;不仅每天见到家人、熟人、朋友、同事或每天最后一次与他们告别时会说;也不仅与人打交道时第一句话会说。甚至许多我们中国人认为无缘无故甚至不可理解的场合也被说。如在人较稀少的街道或路上,素不相识的人迎面走过会点头微笑说声“Hi!”;在等候电梯或图书馆开门时,会与周围人问好,寒喧几句;上公共汽车会向司机(同时也是售票员)问声好;下长途汽车会向司机道声谢;两人相向而行都想让路却反而碰面几次时会说对不起。甚至连乞丐,当向他们解释没带零钱无所施舍时也常说“Do not worry. Have a nice day!”(没关系。祝你一天愉快!)。
这问好,对来自亚洲的我们如此新鲜和印象深刻,以致成了我们经常的话题,成了大家评判一个人到英国时间长短的依据:木纳纳地看着人,既不笑也不打招呼甚至别人打招呼时也不予理会的,十有八九是刚来英国的。后来读过一位日本女士就此写的感慨。她先生是位白人,第一次同她去日本时习惯所致,常向陌生行人打招呼,结果无人理睬。当向太太抱怨时,太太安慰说这是文化差异。但这位先生争辩说:他只想表示对大家的友好!
初到英国的时候,看着那金发碧眼的英国人,我常想这就是曾贩卖鸦片到中国的“洋鬼子”的后裔,也常提醒自己是来自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不要对英国人和文化轻表赞许。但对他们这问好的习惯,却无力抗拒。不仅因那问候和笑容是那样的自然和友善,而且也因当早上刚出门便遇人问候时常感到一天的心情轻松、愉快。但对我而言,第一步要学的是比问好更初级的微笑。当别人向我寒喧、道谢时,如果因语言习惯不同而一时不知该怎样回答,至少应对别人的好意报以微笑。在国内时,心中是高仓键那种不笑的偶像。我们习惯与亲朋好友在一起开心时的笑或夫妻间的会心一笑,至于对陌路人的笑,不仅没有必要,甚至可能导致误解和麻烦。试想在行人稀少的街道,一个年轻女子逢人微笑或一位男子对陌生女子微笑,在我们的文化中会引起怎样的误解呢?后来在美国,从中文报纸上读到一篇指导华人移民怎样与西方人(白人)相处的文章,要大家既不吝啬微笑,又要对女士的微笑习以为常,不要误解她人。看来习惯对陌生人面带微笑,是许多亚裔移民面对西方文化的第一关。初始时,由于心理上的不习惯,我感到面部肌肉的抗拒。
习惯微笑后,接着是逐渐习惯同人问好。学会别人问候时按习惯回应几句并不难,记住几个常用语即可。问题发生在该自己主动向人问候的时候。从小缺乏这样的习惯,因此许多时候记不起该向别人问好或道歉。许多次,望着别人远去的背影,想起自己忘了道歉或道谢而内疚。有些事甚至铭记至今。记得太太刚到英国时,系里一位祖籍加勒比海地区的人邀我们夫妇参加她在家里举行的派对(party)。后因故临时决定不参加。我们当时的电话是只能打进来的,懒得到街上去用公用电话,心想第二天对她解释也不迟。后来才知道她以为我们初来乍到找不到地方,那晚在宿舍附近及系里找了我们半小时。还有一次,一位香港朋友邀我们参加香港同学会举行的中国新年晚会。他刚高中毕业到英国读语言学校,在我们这些年近三十、高学历的大陆留学生眼里,还是个孩子。晚会前一天我和太太决定不去参加,但没有准备事先告知他,心想他住在离我们只有两单元之隔的同一栋楼里,小伙子跑一趟也无所谓。但第二天他来邀我们却得知我们不去时,那失望的神情令人难以忘怀。我们内心抱歉,却没有认真对他道歉。此刻只希望有一天他能读到这段文字,知道我们的歉意,只希望他不因我们的失礼而失去与人(尤其是中国大陆人)友善相处的信心。
比记住对别人以礼相待更难的是记住对家人彬彬有礼。西方人的家庭,既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多以礼相待,平等相处。早晨见面时相互问声好,晚上睡前道声晚安,大家帮助了自己时真诚道谢,做错事时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该认真道歉。我记忆中,没有父母或长辈向我道过歉。记得七零年到在“五•七”干校劳动的父亲那里过暑假,不知哪个小淘气用墨汁在学习室的石灰墙上写了“毛主席万岁”。晚上,父亲一副委屈而气急败坏的样子把我叫到学习室,要我当众写下那五个字,然后狠狠一巴掌把我打了出去。我感到委屈,躺在床上流泪。随后父亲回来,隔着蚊帐轻声问打痛了没有。对父亲而言,这等于是道歉了,是最大可能放下为父的尊严了。现在西方,对再好的朋友我也不聊及此事。西方人理解不了。他们不仅会为父亲的同事那么不相信他、为父亲难以自制泄愤于一个孩子而吃惊,更会为事后父亲不认真向我道歉、为那错怪父亲和我的人不道歉而百思不解。
我们的女儿还小,不用在怎样与子女以礼相待上多费心思。但电视、报纸、周围人举止常提醒我们反思夫妻间应有的以礼相待。我们的理解曾是能帮太太做家务的便是模范丈夫;将一家衣食住行安排得有条有理,与亲朋邻里和睦相处的是贤慧太太。但现在却发现西方人做丈夫或妻子,还要细腻许多。尤其后来在夏威夷时,同办公室的白人同事给了我极深的印象。他每天在办公室要给结婚十年、在家带一岁儿子的太太六、七次电话:刚到办公室打个电话说平安到了;午饭前问太太和小孩怎样,是否吃过了午饭;下班前电话告诉太太一天的工作进展或问太太晚点回家是否可以。若太太预定要出门,出发时间前打电话提醒太太,事后问太太外出的情况怎样。周末要放下工作同太太一起消遣,重要日子要送太太礼物,答应别人的邀请前要先征求太太的意见……。这些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真有几分婆婆妈妈和“气管炎”。我工作努力,在牛津的日子里常不能按预定的时间回家,在系里工作到夜晚。每次疲倦到家,太太会责备说她在家耽心得要命,怕我是在路上遇到了意外。开始时我只是讥笑太太,说天下的女子真不可思议。逐渐地,才习惯拿起手边的电话。
除习惯微笑和记住问候他人外,中、西问候寒喧的一些习惯语也有不同,需要铭记在心。西方国家之间尽管常用的寒喧话题略有差异,但没有根本的矛盾。如英国人寒喧时喜欢谈天气,而夏威夷的天气每天都一样好,除刚到夏威夷的人会赞美外,寒喧之中较少提到。但我们中文中的一些常用寒喧语,若用去问候西方人,则会导致误解。如我们常用“吃过了吗?”作为问候,西方人会误以为是要请他们吃饭(如果还没吃过的话);我们常问“哪里去”或“做什么去”,西方人会觉得是在探听他们的行动。曾读过三十年代一位白人写的书,说中国人问候语常用“吃过了吗”是因为旧社会常闹饥荒。尽管这种说法毫无根据,但的确反映了中西寒喧语习惯的差异。

作者:方金琪 1992年于英国牛津
加拿大中文医疗保险资讯网 http://www.healthChinese.ca
作者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作者和转自www.healthChinese.ca,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文章进行任何删改。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作者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