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就医亲历记

加拿大就医亲历记:人在异国要生存,首先是身体要健康。本文主人公刘海还没有移民加拿大前,就对它“堪称世界一流的全民医疗保健体系”心仪向往。然而,当他真正移居加国之后,才发现加拿大的医疗现状与他的期望值相去甚远。他借本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分享了一份人在海外的复杂心情……

在加拿大经历“世界第一等”

8月的加拿大清风吹拂,凉爽宜人。在某个不太繁忙的午后,我真想和你分享一份人在海外的心情。

我是浙江海宁人,毕业于上海华东理工大学。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2004年我带着妻儿成功移民到了加拿大蒙特利尔市。

人在海外有三怕:生病、抢劫、寂寞。2004年10月,我一直觉得身体不适,接连几个晚上都感到胸部隐隐作痛。我委托家庭医生为我在专科医院挂了心脏科的号。

没想到,从此我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排队挂号后,等了两个星期医院才通知我去就医。那天下午,导医护士向我询问了一些有关基本症状、有无药物过敏史后就让我“稍等片刻”,可这一等就是一个小时!

这时,我想起有个朋友曾告诉过我,每个新移民到加拿大的人看病时都要经历“世界第一等”。

原来,加拿大看病是“急诊慢治”。由于医生短缺,若病人一时没有生命危险,就被晾在一边。

时间一点点地流逝,我坐在那里又胡思乱想苦等了两个小时。我一看手表,已经是下午6点钟了!

时间又过去了一个小时,总算盼到一个护士前来为我做心电图检查。那时,已经是晚上7点钟了,让我梦萦魂牵痴心苦等4个小时的科特医生终于出现了。

他仔细看完我的心电图后,非常详细地询问了我从前的病史及生活习惯。

我看见他拿着我的心电图表情严肃地和几位医生叽叽咕咕低声说了些什么。看到那种情形,我心中一沉,难道出了什么问题?

过了一会,科特医生递给我一大堆检查的单子。我仔细一看,顿时感到背脊发凉,科特医生要求我从头到脚全面检查一遍!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着我。

大概过了两个小时,总算全部检查完了。科特医生把检查的每一项都向我详细地解释了一番:“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您心脏不舒服是病毒引起的而不是器质性的问题,您不用担心!而且您身体的其它部位一切正常。”

听到这样的话,我心中的一块石头顿时落地了。而此时此刻,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加拿大医生看病这么慢了。原来,他们是一种极其负责的态度,无论病人自己看起来多么小的毛病,但是加拿大的医生会为你考虑得更加全面!

我的心情变得很开朗起来,一种从未有过的安全感油然而生。我第一次对自己的身体感到无比的自信!

谁在享受加拿大的牙医福利

在经历了第一次在加拿大看病后,我又感受到加拿大医疗福利的另外一面。

一天,我在品尝朋友从家乡捎来的带壳盐炒蚕豆,不小心脆壳磕到了牙齿,结果露出了“牙洞”。我想如果去看医生,绝对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于是,我就忍着。

在加拿大,牙医并不包括在免费的医疗体系之内,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加拿大人认为牙不是病,而是一个与美容相关的行业,所以要自掏腰包。

牙医是有钱人才看得起的,一般人不敢问津,除非工作所在公司有所谓的福利。而符合领取这种牙医福利补助者必须是低收入家庭,或是没有收入的家庭。但实际情况是,有一部分拿着政府牙医福利补助的病人,其实都是住豪宅、开大奔的富人,并非是真正的低收入家庭。他们的确既没有工作,又不用上税,自然就是无收入者了。而我有一份正式的工作,却不是低收入家庭,所以只能自掏腰包了!

鉴于语言问题,我选择了一家华人牙医诊所。牙医说我必须做根管治疗,大概需要800多加币。800加币!那折合人民币就是5000元!

而只需1200加币就能往返加拿大、中国一趟。我还不如回国看牙齿呢!就这样,我又忍耐了一个星期。最后,我实在是疼得受不了了,只得按照医生要求做了治疗。足足花掉了1300加币,我只得拿着牙医开的药方去药店买药。

加拿大的医、药是分开的。加拿大药店的工作人员都是有药剂师职称的,不是一般售货员。凡是处方药如果没有医生开的处方,药店决不售药,非常严格。

药剂师为我配好药后,非常详细地告诉我如何吃药,应当注意什么。当时,我的牙正疼,捂着腮帮子,只能在嘴里发出嗯、嗯的声音。药剂师发现了我的难处,就拿出一张纸重新把每一种药的用法和注意事项详实地写了下来,并留下了我的电话和地址,不仅如此,一位服务小姐还为我送来一杯温水。面对这么周到细致的服务,我十分感动。

时间一晃过去了一个月,我的牙已经完全恢复了正常。一天,我忽然接到那家药店打来的电话:“对不起,我们曾卖给您的一种消炎止痛药不能服用了。因为对心脏有副作用,药厂正在收回,如果还有存药,我们可以退钱给您。”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药店要留下我的联系方式。原来,在加拿大当某种药停用时,药店都能从电脑上查出谁曾买过这种药,并立刻通知患者。

第二天,我拿着还没有吃完的半瓶药去了那家药店,他们分毫不差地把钱退给了我,我不禁有些感动。最后,在药剂师的祝福中我离开了药店,我不由得在心中感慨,加拿大的药店服务真的很体贴。

探亲父母遭遇疾病的尴尬处境

然而在加拿大就医,并不总是那么让人感到方便。2005年春节,我的父母到加拿大来探亲,不料才刚刚来了三天,我65岁的父亲突患中风,失语瘫痪。

而更麻烦的是,我的父亲在加拿大是探亲身份,一切医疗费用必须自付,享受不了免费医疗:一天的住院费是2200至2400加币。蒙特利尔医院在我不能及时支付的情况下,依然为我的父亲实施治疗,及时挽回了生命。

几天后,医院的账单也接踵而至,累计5万元加币。这对刚移民到加拿大的我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数字。从此,我背上了沉重的债务。那段时间,我和妻子天天为钱发愁。

看到这种情形,我的母亲几次下决心准备将老父亲抬回中国治疗,但由于父亲中风引起静脉曲张等并发症,医生反对让病人做长途旅行。日复一日,我们欠下的医药费越积越多,这成了全家最大的压力。

偏偏我的父亲自己挪动脚步去洗手间时,不留神在池边摔了一跤,造成病情反复。

全家顿时陷入了沉重的压力中——回国,回不去;留在加拿大,留不住,巨额的治疗费和生活费令我们不堪重负……从3月份住进医院,到6月份出院,总计欠下医院医药费24万加元。

父亲出院后也不能去正规恢复中心享受免费及严格规范的恢复性治疗,只能靠医院派来的理疗师做维持性治疗。

一个朋友得知了我的境遇,告诉我说:“一般到加拿大探亲的父母可以提前购买旅游探亲保险。根据投保人的年龄不同,如果最高赔偿15万元的话,投保的金额每天为5.27-6.48元,这是一种降低医疗费用风险的补救办法。”

得知这一消息,我打算立即为父母购买旅游医疗保险。可我发现每个保险公司的政策都不相同,即使购买了保险,未必能够得到赔付。原来,探亲父母和留学生,不是保险公司的客户对象,所以很难得到这些机构的有效帮助。

通过这件事情,我感到加拿大的医疗福利不一定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尽善尽美,即使是在加拿大这样发达的国家,也有很多让人感到失望的一面。

人在海外,总是有喜有忧。夜深人静时,我时常想念祖国,想念我的浙江老家。我常常感到,只有在自己的土地上才有一种真正踏实安全的感觉。

2005年10月 知音《海外版》 文/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