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的付出:一封传教士写于旅途的信

传教士的付出:一封传教士写于旅途的信

亲爱的托马斯医生:

昨天,我从一张纽约报纸剪报上读到你美丽的传教士妻子去世的消息时,我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起初,我拒绝相信它。但名字、地点和所有其他的信息都证实了悲伤的事实。当然,我们对具体情况一无所知。剪报是理查德顿小姐的母亲寄给她的。她们是在Hanson Place 浸信教会聚会。你可能不记得她们,但她们认识你。
我很难忘记我在伊洛伊洛(菲律宾城市,译者注)的那几天和在你家的那段愉快时光。你太太及你那可爱的婴孩女儿给我带来的快乐,现在回忆起来是那么温馨。托马斯太太和我都很高兴地知道我们在罗切斯特(美国纽约州的一个城市,译者注)有共同的朋友,这让我们彼此很快就相互了解熟悉起来。她还有那些工作中的朋友带来的快乐。如果没有了在你家的那段记忆,我对伊洛伊洛城的记忆会残缺不全。
老朋友,我知道你现在一定十分艰难。在中国服务期间的这些年,我失去了父亲和兄弟,而我太太失去了父母。现在我又已经有将近七个月没有见到我的太太和年幼的孩子们了。但我还能收到他们的信件,知道他们平安。你现在太太与你长辞,在忍受这漫长的分离中,愿上帝给你力量。我的心向你深表同情。

相信我,你的朋友。

賴德懋
地中海
1914年2月28日

这是一封浙江湖州的传教士賴德懋(James V Latimer)写给一位在菲律宾的传教士朋友的信。信写于他从中国回美国休假船在地中海的旅途中。有关賴德懋宣教士的资讯,网上能查阅到的不多。据一份1939年预告他演讲的美国报纸文章介绍,他从爱荷华州得梅因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后,进入罗切斯特神学院学习。1903年他获得神学硕士学位,1904年秋作为美国浸信会的传教士来到中国[1]。至1939年他已有33年在远东的基督教服务经历。他先在浙江湖州。在那里他曾担任浸信会湖州传道站的主任长达十六年,主要工作包括负责指导在湖州的四所男学校,一所女学校,以及由传教士Proctor先生和Eubank医生分管的湖州医院。据美国浸信会1906-07年度的报告,当时男校共有70名学生,女校22名学生,医院每月接诊500人左右[1、2]。

后来他到杭州,做社区服务工作和担任由美国浸信会、美国北部长老会、美国南部长老会、内地会和英国教会传道会五个机构组成的福音派联合委员会的秘书长工作。1927年北伐战争爆发,賴德懋被迫离开工作。他加入美国陆军和海军基督教青年会的工作,作为该组织的执行秘书,先后在上海、北京、杭州和重庆等地工作。他1939年以后的经历我还不太了解,但他在中国可能至少呆到了1943年。他的三个儿子也都出生在湖州,一直把湖州看做自己的故乡[1]。1914年他曾就读的梅因学院授予他神学博士荣誉学位。 1924年当时的北京中国政府曾颁布奖章表彰他为中国的优秀服务。

收信人托马斯医生全名是拉斐尔 C. 托马斯(Raphael C. Thomas 1873–1956)。他1907年作为美国浸信会的传教士到菲律宾。先是担任被称为亚洲第二历史悠久的伊洛伊洛传道医院(Iloilo Mission Hospital,第一历史悠久的是广州的博济医院)的负责人长达19年。他在菲律宾的传道工作成绩杰出,除了医疗工作外,还建立了至今仍在运作中的世界福音传道浸信会协会(Association of Baptists for World Evangelism)、伊洛伊洛浸信会中央教会、马尼拉浸信会第一教会、以及两所学校[3]。

我尝试查阅托马斯的太太过世的更多资讯,但暂无所获。从賴德懋的写信时间判断,可能是发生在1913年,托马斯四十岁。賴德懋的信中说托马斯当时还有一个年幼的女儿,但我也没有发现后来任何有关他这个女儿的记载。托马斯后来于1916年同一位在菲律宾传教士的女儿再婚,婚后他们的第一个女儿于1919年出生,但也在1923年四岁时早夭。后来的全家福照片中只有1920年出生的一个儿子。因此,托马斯在传教生涯中失去了至少两位甚至可能是三位亲人[4]。


图、传教士拉斐尔 C. 托马斯的全家福。他的第一位太太已英年早逝,两个女儿均早夭。照片中是他47岁时出生终于被抚养长大的儿子。

这是一封十分普通的传教士的信。早逝、儿女夭折、不能为父母送终、骨肉分离等这在早期的传教生活中是十分常见而自然的事情。

编号:20181114-2

作者:方金琪(信望爱小屋),2018年12月20日,作者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作者和转自www.healthChinese.ca,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文章进行任何删改。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作者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