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拉第:為救濟饑民餓死了自己的傳教士

慕拉第:為救濟饑民餓死了自己的傳教士

圖一是2021年美國德州一位商人出售的傳教士慕拉第(Charlotte Lottie Moon,又名李題鰲,1840.12.12 – 1913.12.24)畫像。畫像是印刷件,原件是她的一位親戚用碳筆繪於約1892年,那是慕拉第去中國18年後第一次回美國休假。


圖一、1892年傳教士慕拉第的炭筆肖像畫。 Ref.#20210908.

介紹慕拉第的資料很多,有許多關於她的文章、書籍和視頻,甚至電影。我這裡只是做一個簡單的綜述。

*她出生在一個富有的美國家庭,家裡有1500百英畝土地的種植園;
*她曾經是個叛逆的青年,直到18歲認識耶穌基督;
*她受過非常良好的教育,是美國南方院校中第一個獲得文學碩士的女子(1861年);
*她很聰慧,尤其有寫作和語言的恩賜,對拉丁語、希臘語、法語、意大利語、希伯來語、中文、蓬萊方言都有很好的掌握,她的許多信件和文章都被發表,成為對傳教工作的鼓勵。

*她終身未婚,拒絕了同樣才華洋溢在哈佛大學任教的男友求婚,因為他偏離傳統基督教,相信達爾文進化論;
*她1873年剛到中國山東時,帶著文化優越感,認為中國人是教育低下的民族,但她順服神愛人如己,改變自己,像中國婦女一樣地吃住,成為了她們中的一員;
*她在山東登州、平度為中國女孩辦學校,她也是中國最早反對女子纏足的人之一;
*她後來辭去教育事工,專注傳福音,創辦教堂。

*每次災難來臨時,她全力幫助救濟災民;
*1912年春開始的山東飢荒中,她把自己的食物和金錢都救濟了饑民,因飢餓她體重降到只有五十磅(近五十斤),她個子矮,但這體重仍足以讓她瘦得皮包骨,12月1日她餓倒在床,其他傳教士把她送上了回美國的船舶,途中船在日本時她過世;
*自1888年起,美南浸信會許多教會每年舉行「慕拉第聖誕奉獻」(Lottie Moon Christmas Offering),至2007年的一百多年間,共募集了超過30億美元,支持了7000多位宣教士到海外宣教。
*1915年,山東蓬萊官民為她立了一塊“大美國女教士慕拉第遺愛碑”,並镌刻了長長的紀念碑文。文化大革命時,民眾把遺愛碑放倒藏在亂石中,從而避免了被紅衛兵砸毀,1988年碑又被完好地豎立起來(如圖二);
*:網路上2023年的照片顯示,儘管遺愛碑仍立在那裡,但上面的文字已經被磨掉,如圖三。


圖二、幸運未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壞的遺愛碑在改革開放後又被重新樹立在了蓬萊聖會堂教會。


圖三、2023年網路上的照片顯示,遺愛碑仍立在那裡,但上面的文字已經被磨去。

慕拉第,每想起這個名字我眼眶都含著淚。怎樣愛神愛人?她做了美好的見證。

以下是遺愛碑碑文全文。引自[1]。

主降世一千九百十五年大美國慕拉第女教士遺愛碑

登州浸信公會紀念

基督教浸信會美國教士得植磐石於黃縣、平度、掖縣等處,宣告救主福音,迄今數十年。播種愈繁,結實愈茂,日滋而未有艾。俾各縣信徒受賜無量者,慕拉第女士也。登州浸信會初立蒙小學校於北門裡,立女小學校於小十字口南,收集寒家男女學童無力讀書者,以教以育,女士獎勵不遺餘力,培成今日慕貞中學校、育英女中學校基礎,造成高材生徒者,亦慕拉第女士也。女士為美國斐真伊省人,生於主後一千八百三十九年。幼受宗教教育,既卒業,矢志不嫁,期靈魂與身體俱潔,以事主、事上帝。一千八百七十四年,越重洋來登州,任傳道職。慶有膏區可以播谷,無憂無慮數百里,不憚辛苦,必按期身赴其地,以播嘉種。寧使他人享收穫之功,心無芥蒂。暇擺入人家,與婦孺老稚會談救主事實,娓娓動人,諦諦不□,□□□□親近。性復慈祥,好施,濟孤寡惸獨。貧苦無告者,有聽見□□按日給養□□□□□經行道上,輒有乞兒追隨,一一以善氣應之,無幾□憎惡,其尤著者:宣統三年,平度水災,淹沒人民無算,捐贛款四百元之多;民國光復,身蒞紅十字會赴黃縣戰地扶傷救危時,其年已老,猶不憚蹀躞;因是薪俸所入,不給日用,晚年至吝嗇衣減食,甚至絕糧,不稍悔恨。善夫!女士之好行其德也!女士在登州,久慕華人風俗,服飾多效華式。愛荷華人尤愛登州人,謂姊妹朋友多在中國,甚不欲捨去登州。卒以他故,不獲適其志。一千九百十二年遣回美國,道出日本神戶,歿於輪舶中,享壽七十三。至今人皆追思不置。女士歿後,董牧師即其寓舍,設婦女學校以為紀念。吾儕同人,恐歷年久遠,其苦心孤詣,誠已達於上帝或無以風來茲也,謹摭遺行,泐諸貞石,永矢弗諦。

參考文獻(略)
作者:方金琪(信望愛小屋),2024年08月23日,作者保留所有文章及圖片版權。歡迎轉載。轉載電子版文章時,請註明文章作者和轉自www.healthChinese.ca,並請注意在轉載時,不得對文章進行任何刪改。若需書面轉載本刊文章,請先徵得作者書面許可。